凌云小筑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712|回复: 1

【推荐】本能与精神——浅论组构人之初始元素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4-11-30 01:4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人的构成,主要由两大元素构成。一是本能,是与生俱来的存在,是人为求生所拥有的一种天性。一般来说,这些天性,比较大部分属于动物本性的内容。二是精神,是人因其高智商所衍生的一种没有实体的存在。

一、本能

人的本能有很多,最主要的是求生的本能。求生的本能,还原于人类的各式表现,有以下基本内容。

(一)食物与住所

人的存在,本质就一活体动物存在的状态。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,住所是活体动物生存的必要。动物获取食物的途径是被动的自动。它们只是在自然界原有的基础上摄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。需要什么,就去哪里获(猎)取。原始人类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。他们获取食物的途径也是被动的自动,就是在原始不变的自然界中寻找食物。所谓的住所,也是天然而成的“洞穴”。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,越是强壮的人类就越有生存的优势,反之,则逐渐为自然界所淘汰。

当人类的智慧得到发展,人类文明随之进步的时侯,人类的创造性被启发。食物与住所开始被人类创造性地逐步改造。人类的生存环境从原始森林搬迁到人类自创的部落与城市;从物群过渡到人群中生活;从交换商品,到钱币的通行,到今天的商品经济。拥有钱币的数量成为人生存指数的衡量值。钱币越多的人,在社会的生存优势就越强,反之,则为弱。由此,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为钱币疲于奔命的道理。

现代社会,没有钱就等于没有食物,没有房子。没有食物,没有房子,那么基本的生存问题就无法解决。所以人们必须工作,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能够换来食物与住所的钱币维持生计。但是,当人们无法用正常手段获得钱币时,为了获得维持生命的食物,许多人采取了极端的获得方式。这样的方式,就如捕猎的狮子一样,它只有咬断它正在追猎的羚羊的喉咙,才能获得它生存所需要摄取的能量。这个能量,必须以牺牲羚羊为代价。所以我们的社会里,牺牲一部分人换取另外一部分利益的事情存在,不足为奇。而发生一些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事件,也就不足为奇。因此,一个国家想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,首先必须要保证人们能用正常的手段获得他所需要的钱币,以满足他求生的欲望。这在政治学上的说法就是,先解决温饱问题。从哲学的角度看,存在,即是有理。只不过这个理,各人的理解不同而已。

(二)繁殖与情感

繁殖是物种得以生存的主途径。没有繁殖,就没有物种的繁衍,物种也只有灭绝的结局。人类作为地球的一个物种,必然也要靠繁殖来延续自己物种的生存。在动植物的王国里,繁殖的方式有多种。无性繁殖,有性繁殖占据主要地位。在人类世界里,一直以来,都是有性繁殖。人类的繁殖形式的突破,在于克隆技术的发掘,开创人类无性繁殖新纪元。但目前,有性繁殖依然占统治地位,至于以后会不会转成无性繁殖,那是后话了。

动物世界里,有性繁殖带来的是相互依偎的一对对“情侣”,也有带“子”离开的,等等。有的动物,一生只有一个性繁殖伴侣;有的动物,一生拥有无数的性繁殖伴侣。繁殖成功的标志在于精子与卵子是否成功结合。人的繁殖,从本质看,其实跟动物没有什么两样。一样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。只是,因为物种的不同,结合的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差别而已。

有的人可能会认为,性的过程所带来的种种感官的体验,是动物无法所拥有的。实际上,动物也有所谓人类口中的性爱前奏曲,也有那情不自禁的呻吟等反应。人类为之喜也好,为之狂也好,经研究表明,动物也有那样的“感觉”。

动物有取悦异性的倾向,人也一样。而这些倾向,都源于物种的繁殖欲望。取悦异性所获得的一些成就感或者挫败感,都属于情感表现。只是,人的情感表现,比动物的“情感”表现更加的丰富,形式更加的多样化,名堂也特别多。爱情成为其华丽的妆饰品,婚姻成为其豪华的包装盒。

二、精神

精神属于比较虚幻的事物,它客观存在却让人抓不住实体。道德、哲学、文学等,这些都是人的精神内容。精神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反映。它既可以是被规范的,也可以是不被规范的。它既被圈定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,又驰行在毫无边际的宇宙中。它是人的一种意识,也是人性的主要内容。

(一)道德

道德属于被规范的精神内容。每一个民族,每一个国家,每一个群体都有不同的文化,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必然具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。被规范,只是相对于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,一个群体而言的规范。这是狭义方面的理解。如美国人与中国人,通常中国人都不主张离婚,认为许多事情都可以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,最重要涉及一个家庭责任问题。许多勉强凑和着过的中国家庭,仅仅只为了孩子。离婚的男女,基本上都会收到一定程度上的道德责难。但是美国人就绝对不会在这方面考虑,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。在他们眼里,不合适了就离,很少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勉强凑合的,更加不要说受到什么道德责难了。

从广义方面来理解,道德其实也是不规范的。正如上面所提到的,不同的文化背景,道德就不同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类观念的转变,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会在发展中不断地变化着。如在中国,上溯唐朝时期,女人私会情人或再嫁,并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;但是到了清朝时期,这个情况就涉及到一个道德败坏的问题了。再说说我们新中国,六十年代,男女依然授受不亲,碰一下手指可能双方就脸红心跳。而今的新世纪初,同居都成为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了。这在六十年代,是违背当时的道德观念的。

道德,从一定程度来说,也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之一。但与法不同的是,它的执行,它的宣扬,更具自由性。它并不像法,必须强制执行。它被执行的动机是自觉的,它被执行的压制力,来自于社会舆论。由于它与社会舆论关系的密切,所以它可以为统治阶级所用。

(二)理想

理想是被美化了的现实世界,是一个虚幻而没有被实现的幻影,是人类将其物化前的构图。理想的内容,取决存在的客观世界。

理想与幻想不同。理想,是理性化的一种思维过程、幻想是完全没有规则的一种思维过程。前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科学性;后者则是杂乱无章的,毫无规律可言。前者作为人的行为向引,具有一定的指导性;后者只单纯一种思维现象,毫无实质内容可言。

学生会想着他成绩好,农民会想着他收成的好,工人会期望老板加工资,老板会希望自己的经营可以带来更多滚滚的利润……学生的眼里只有书本与考卷,他的理想建筑在考卷上;农民眼里只有他农田这样一个客观世界,他的理想只建筑在他的农田上;工人的眼里,只有他那工作的车间,他的理想是在自己的劳力换取更大的酬劳;老板眼里,是他经营的工厂的支出与收入,他的理想建筑在利润上。

理想王国总是完美的。理想王国里的人总是被完美化的。理想王国的事情总是一帆风顺的。理想王国的一切,都是让人陶醉的。在理想的王国里,我们甚至可以设想自己就是上帝。然而想是自然可以想,但是这样的“理想”,是否能够被实现?无疑是令人深感怀疑的。

随着社会的转型,改革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理想迷糊期。他们因为拥有知识,所以不愿屈从于这些简单的理想。但是除了这些简单的理想,他们实在又是想不到有哪一些适合自己的理想。于是,社会上出现一批不愿苟合现实的“失落”人群。看不惯社会的种种现象,却又无奈。偶尔设想的美丽的理想王国,因为其的脱离实际,如幻彩泡泡,旋丽了片刻就立刻幻灭了。这些人通常被称为是“不踏实”的人,不切实际的人,空想家。

理想闪现思想火花。

(三)思想

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。思想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,囊括了一个人所有的精神内容。它不仅仅包含了一个人的心理素养,还包含了一个人的文化涵养;不仅仅包括了一个人的政治观、信仰,还包括了一个人的社会观、处事观等等。

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的。人最原始的一种心理,我认为,是一种渴望被肯定的心理,实际上是一种存在的渴望肯定,也就是渴望被肯定其存在的心理。因为渴望被肯定,所以别人的尊重,会使这个心理得到一定的满足。所以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,或者在工作上的表现,或者在外表方面的打扮,或者在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凸现的自我等。只为了获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,甚至崇拜。而这个初始心理渴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侯,人的心理就会陷入到一个失衡的状况,具体这里也不作解说了。

人的文化涵养是从小积累起来的。一般通过阅读大量各类型书籍累积而成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直接获取一些知识,但那是非常有限的。真正要扩充自己文化涵养的,最快的途径就是阅读相关书籍。自然科学、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人文等等,跨越各个学科的知识存入大脑,当自己直接认识客观世界时,再对这些知识进行筛选、重组、创造,最终形成属于自己思想部分的“独到见解”。

人的思想脱离不了阶级性。处于不同阶层的人,必然会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与信仰,不同的社会观与处事方式。每一个阶层的人都会尽力为自己阶层团体谋取共同利益。这决定了,当他们处于不同利益团体的时侯,必然发生思想方面的冲突与碰撞。


三、本能与精神,统一的实体

本能与精神,是相互统一的实体。没有本能,就没有精神依托的实体的存在;没有精神,就没有人与动物区别的存在。

人,生存在世上,无非本能、精神驱使。一个完整的人,必须本能与精神的并存。任何把本能与精神分割的行为,都是不完全人性的表现,是残缺人性的体现。我们并不是要做一个完美的人,但是我们却不能为了本能而抛弃精神,为精神而压抑自己的本能,缺一,都是不健康的存在状态。
发表于 2004-11-30 23:5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致看了一下!好像很深奥的样子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凌云小筑

GMT+8, 2025-10-19 07:03 PM , Processed in 0.049422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