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漫谈国学 | 古文观止 | 古风雅韵 | 琴棋书画 | 文心荟萃 | 江山万里 | 笑看风云 | 妙笔生花 | 凌云社区
当前位置:主页 >> 古文观止 >> 明清近代 >> 深虑论
西湖杂记
登泰山记
西游记·大闹天宫
葬花吟
西湖杂记
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
杜十娘怒沉百宝箱
与袁石浦
精卫
自为墓志铭
初到石湖
养兰说
船中曲
水调歌头•偶述
水浒传·风雪山神庙
水浒传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
红楼梦·宝玉挨打
红楼梦·抄检大观园
桃花行
秋窗风雨夕
葬花吟
桂殿秋
秋望
初到石湖
童心说


深虑论

来源: 作者:方孝孺 发布时间:2007-08-05 被读 次

    虑天下者,常图其所难,而忽其所易﹔备其所可畏,而遗其所不疑。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,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。岂其虑之未周与?盖虑之所能及者,人事之宜然﹔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,天道也。

    当秦之世,而灭六诸侯,一天下﹔而其心以为周之亡,在乎诸侯之强耳。变封建而为郡县,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,天子之位可以世守﹔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,而卒亡秦之社稷。汉惩秦之孤立,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,以为同姓之亲,可以相继而无变﹔而七国萌篡弒之谋。武宣以后,稍剖析之而分其势,以为无事矣﹔而王莽卒移汉祚。光武之惩哀平,魏之惩汉,晋之惩魏,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﹔而其亡也,皆出其所备之外。
   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,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﹔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。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,尽释其兵权,使力弱而易制﹔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。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,负盖世之才,其于治乱存亡之几,思之详而备之审矣﹔虑切于此,而祸兴于彼,终至于乱亡者,何哉?盖智可以谋人,而不可以谋天。良医之子,多死于病﹔良巫之子,多死于鬼﹔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?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。
    古之圣人,知天下后世之变,非智虑之所能周,非法术之所能制﹔不敢肆其私谋诡计,而惟积至诚、用大德,以结乎天心﹔使天眷其德,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。故其子孙,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,而天卒不忍遽亡之,此虑之远者也。夫苟不能自结于天,而欲以区区之智,笼络当世之务,而必后世之无危亡,此理之所必无者也,而岂天道哉?
   
    [注释]
    1.遽:(jù)
   
    [作者介绍]
    方孝孺(1357--1402),字希直,又字希古,号逊志,时人称“缑城先生”。又因在蜀任教时,蜀献王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。”建文三年(1401),朱棣将孝儒处死。所灭10族(9族及学生),达873人,入狱及充军流放者玛数千。孝儒死后,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庸、铭等人捡其遗骸,葬于聚宝门山上,死于宁海县城之方氏族人,有义子马子同收其残骸,投于井中,后称此井为义井。
    方孝儒死后,朝廷方禁甚严,弟子王徐私藏孝儒遗稿,辑为《侯城集》,后文禁渐弛,遂有《逊志斋集》行世。 

上一篇:借竹楼记   下一篇:水浒传·风雪山神庙
Copyright © 2004-2006 凌云小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