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漫谈国学 | 古文观止 | 古风雅韵 | 琴棋书画 | 文心荟萃 | 江山万里 | 笑看风云 | 妙笔生花 | 凌云社区
当前位置:主页 >> 漫谈国学 >> 诸子百家 >> 列表
荀子的语言观
孔子的仁与美
道家文化与中国历史
孔子的仁与美
荀子的语言观
王维“以佛入诗”辨
文论摘编
煮酒论史
大师事迹


道家文化与中国历史

发布时间:2007-10-15 12:22:19 点击:38

中国文化历史,在秦汉以前,由儒、墨、道三家,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。到唐宋以后,换了一家,成为儒释道三家。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,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。迨发生了五四运动,当时想打倒孔家店,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,起了一阵漪涟,一度有所变化,又影响了

荀子的语言观

发布时间:2007-10-15 12:21:58 点击:18

荀子(约前325-前236)姓荀,名况,字卿。中国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。荀子的童年和青年时期,是在当时的赵国度过的。他从小勤奋学习儒家经典,也学习其他各家学说。他乐于求师,善于综合各家之长。荀子50岁时离开赵国,赴齐国稷下学宫讲学。在那里,一边讲学,一

王维“以佛入诗”辨

发布时间:2007-10-15 12:21:16 点击:15

在唐代诗坛上,王维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;在中国诗史上,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。不仅如此,他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。在他生前,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,又精禅上理。〔1〕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。正因为他笃志信佛,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教思

孔子的仁与美

发布时间:2007-10-15 12:20:46 点击:33

仁是孔子在《论语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。对于仁的解释,散见于《论语》的许多条目之中,它以或问、或答、或自语的形式出现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。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、仲弓、司马牛、樊迟、子贡等都曾向孔子问仁,而对于这些才智各异、禀赋不同的学生

共1页/4条记录
Copyright © 2004-2006 凌云小筑 All Rights Reserved